本文摘要:摘要:現今,醫共體模式下雙向轉診是醫療改革的一個重點工作,且我國雙向轉診計劃還在發展中,需不斷進步。為此,本文將綜述醫共體模式下雙向轉診的現狀、雙向轉診條件、全程跟蹤管理等內容,希望給有關人士一些借鑒。 關鍵詞:全程跟蹤管理;雙向轉診;醫共體
摘要:現今,醫共體模式下雙向轉診是醫療改革的一個重點工作,且我國雙向轉診計劃還在發展中,需不斷進步。為此,本文將綜述醫共體模式下雙向轉診的現狀、雙向轉診條件、全程跟蹤管理等內容,希望給有關人士一些借鑒。
關鍵詞:全程跟蹤管理;雙向轉診;醫共體模式
醫共體模式遵循雙向轉診、基層首診、分級診療等就醫制度,有效提高下轉比率,增強村衛生室、鄉鎮衛生院等診療水平。而實施雙向轉診管理能夠有效減少患者跑路,讓群眾只進一次門,且一網覆蓋、一次辦理,能夠增強基層醫療服務水平[1]。且醫共體模式能引導本地病人到本地醫院就診治療,實現“基層首診”;本地醫院解決不了的問題,再轉診至上級醫院,實現“急慢分診”,提升雙向轉診率,做到輔助檢查互認,有機結合醫療服務、公共衛生,最終讓病人在家附近就能享受到最佳的醫療服務;诖,本文將綜述醫共體模式下雙向轉診的全程跟蹤管理,以供有關人士借鑒。
1 醫共體模式下雙向轉診的現狀
1.1宣傳不到位:有些病人缺乏醫療服務的正確引導,導致其就醫中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例如首先考慮三甲醫院。此外,三甲醫院每日接診的病人比較多,導致醫務人員無法顧及到每位患者的宣教工作。
1.2管理不嚴格:雙向轉診具有一定的復雜性,特別是向上級醫院轉診,醫院需先將會診科室確定下來,再建立會診團隊,且要做好相應安置工作,例如病房安置。此外,病人轉診成功后還需和主管醫生交接,F今,雙向轉診的每個環節缺乏一定的信息化聯系,需借助紙質表格、電話等方式建立交流渠道,極易出現紕漏問題,例如院內病床緊張時,有些醫院會將病情輕的病人向社區醫院轉診,然后再向大醫院轉診,嚴重影響患者收治秩序[2]。
1.3考核制度未落實:現今,有些醫院實施的是企業管理模式,該管理制度下,醫院需在醫療活動下才能將支出補償上。且醫院為了做到穩定發展,會過度關注病人的家庭經濟情況。而實施雙向轉診模式能夠將經濟利益優化分配,無論是三甲醫院,還是社區醫院,在利益影響下無法有效落實相應考核制度。
1.4配套政策不完善:雙向轉診模式即要轉變病人的就醫理念,還要有機結合醫療服務。因醫保范圍的限制,在社區醫院無法報銷所有藥物的醫療費用,但能在大醫院報銷[3]。為此,很多病人會首選大醫院就診。且社區醫院開展的檢查項目不全,有些必要檢查項目無法實施。所以,為了有效增強治療效果,既要考慮上級醫院治療計劃,還要考慮醫療費用支出問題。
1.5醫療水平薄弱:現今,社區醫療質量較弱,導致病人對社區醫院的治療與診斷不夠信任。且雙向轉診不對稱問題比較嚴重,極易出現向上轉診病人多現象,且在三甲醫院接受醫治的病人則不愿意再轉診到社區醫院治療。上述總總問題均會影像雙向轉診效果,進而減弱醫療服務質量,甚至還會加重上級醫院的工作壓力。
2 全程跟蹤管理雙向轉診的步驟
自我國實施醫共體模式之后,通過遠程會診室、學科聯盟、就醫直通車等措施的實施,雙向轉診流程正在逐漸完善。在轉診流程的影響下,上級醫院內的專家可通過遠程會診住院病人,以便提前確定床位、上轉時間,而下派基層醫院科室主任醫生開具入院證明之后,病人可直接轉到相應科室,能有效簡化分流流程,節約患者轉診時間,讓病人盡快接受到正規治療[4]。
但上述這樣的雙向轉診流程實施下,若下級醫療單位對病人管理不完善,且基層醫務人員業務水平偏低,主要充當“轉運工”的工作,即基層醫院內醫務人員主要負責雙向轉運病人,無法起到雙向轉診的真正目的。為此,需積極完善雙向轉診步驟,在醫共體模式下,上級醫院巧妙構建雙向轉診、上下聯動、培訓方式等管理制度,基層基礎醫院在病人雙向轉診中融合?颇芰ε嘤,在整個轉診中貫穿培訓學習,促使基層基礎醫務人員參與到病人的整個治療中,全程跟蹤管理步驟如下(以一手術患者為例):
(1)基層基礎醫院出現需轉院治療的病人時,先聯系上級醫院的專家進行遠程會診,會診單位同意病人轉入,然后再由基層基礎醫院內的醫務人員轉送病人到上級醫院。
(2)轉診病人治療當日,基層基礎醫院內的醫務人員需前往患者所在的上級醫院,參與到病人的晨交班中,術前跟上級醫院內的醫務人員進行查房,學習和患者相關的醫療護理與治療知識,并陪伴病人進入手術室,觀摩或參與到患者的手術中[5]。
(3)手術結束之后,上級醫院該患者的主管主觀護士、主治醫生和下級醫院內的醫務人員進行妥善交接,告知下級醫院內醫務人員治療方式、圍手術期護理知識等,以便患者轉診到下級醫院時還能享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
(4)術后,待患者病情穩定后,基層基礎醫院的內醫務人員將病人接回基層基礎醫院,實施后續的康復護理與治療。
(5)上級醫院該患者的主治醫生會定期到基層醫院進行查房,跟蹤患者康復情況,建立隨訪機制。
醫學論文投稿刊物:《重慶醫學》(ChongqingMedicine)雜志創刊于1972年,由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準,重慶市衛生局主管,重慶市衛生信息中心和重慶市醫學會主辦的醫學專業性綜合學術期刊,國際刊號:ISSN1671-8348,國內刊號:CN50-1097/R,郵發代號:78-27,每期104頁,每月10日、20日和30日出版。
3小結
醫共體模式下雙向轉診的目的主要有上下級醫院聯動、基層醫療服務不斷提升、互聯互通等,并通過相應方式最大限度滿足患者的就醫需求,為方便病人落實分級診療、就醫等奠定基礎。全程跟蹤管理雙向轉診,能不斷優化上下轉診流程,使患者就診流程更加簡捷,讓病人快速接受到上級醫院的檢查與治療。此外,在醫共體模式下基礎醫院基層醫院內的醫務人員能參與到患者的全程治療中,更加有針對性、高效、快速地增加自身業務水平,最終實現病人、家屬、醫務人員等三方共贏。且全程跟蹤管理雙向轉診,還能保證病人安全、健康的前提下,縮短病人的住院時間,進而降低病人的醫療費用支出,并節約國家的醫療費用。
參考文獻:
[1]駱國盛,馮啟明,徐婷婷,等.廣西貧困地區縣域醫共體醫務人員滿意度及政策認知研究[J].重慶醫學,2019,48(4):676-680.
[2]黃勝利,樓唯君,沙奇科.基于分級診療視角下的縣域醫共 體構建初探[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8,38(1):22-24.
[3]張楊,張文科,葉成剛.醫共體雙向轉診的全程跟蹤管理[J].中國衛生產業,2019,16(32):73-75.
[4]羅伊凡,張婷,王晨,陸偉婷,王陽,劉君,張慧.醫共體模式下高血壓管理現況及分析[J].社區醫學雜志,2020,v.18(14):73-76.
[5]吳靜娜,徐麗宏,曹智鷹,張瑛.整合型醫療服務的雙向轉診模式[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20,27(12):1118-1120.
作者:蔡佳君, 鐘琳, 鄧利芳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keysida.com.cn/yxlw/27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