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在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基本模塊之一。學生無論是對課文的了解,還是對文學作品的賞析,或者對詩詞作品的鑒賞品評,都需要建立在有效閱讀的基礎上。在以往的閱讀教學中,教師經常會主導閱讀過程,向學生解讀一篇文章的創作背景、寫作思路、寫作風格、主題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基本模塊之一。學生無論是對課文的了解,還是對文學作品的賞析,或者對詩詞作品的鑒賞品評,都需要建立在有效閱讀的基礎上。在以往的閱讀教學中,教師經常會主導閱讀過程,向學生解讀一篇文章的創作背景、寫作思路、寫作風格、主題宗旨等。這樣的閱讀教學屬于典型的多教少學,學生的學習是被動的,學習成果是死板的。采取“少教多學”的模式進行閱讀教學,可以更好的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
一、轉變思想,把閱讀空間還給學生
“少教多學”的教學模式非常考驗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在以往的語文課堂上,很多老師追求教學效率,追求知識點的迅速滲透,因此往往采取開門見山的教育方式,把閱讀材料中的知識點直接灌輸給同學們。這樣的教學方式雖然簡單直接,但卻很難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因為學生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缺乏對材料進行細致閱讀和思考的過程,缺乏自我思考、分析、判斷的過程。這就使得學生對相關的知識點“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閱讀教學的成果不能令人滿意。開展“少教多學”的閱讀教學,需要教育工作者先在思想觀念上做出轉變。
我們要為學生提供一個寬松愉悅的閱讀環境,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閱讀相關內容,并注意啟迪學生的閱讀思維,幫助學生體驗閱讀的樂趣,增加閱讀的收獲。
二、瞄準重點,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
閱讀教學中,學生的視角不同,個人的閱讀能力不同,經驗體會不同,在閱讀中的看法、收獲也會不一樣。就像一首古詩,有的同學喜歡詩詞對仗、朗朗上口的感覺;有的同學喜歡推敲字句,感受詩詞創作的語言之精妙;還有的同學可能更喜歡沉浸在對詩詞意境的想象之中。我認為,閱讀教學是需要把握重點的。我們應該結合教材內容設置或者教學目標安排,引導學生圍繞重點來閱讀、體會、鞏固認知。
比如在對《金色的魚鉤》或者《驛路梨花》這類以革命戰爭為主題的課文閱讀教學中,除了基本的知識點講解之外,教學重點應放在對學生進行革命精神、紅色文化教育方面。圍繞這一重點內容,老師可通過生活化的情境融入來啟迪學生加深認知理解。老師可以跟學生溝通:“你們知道嗎?今天咱們的生活看上去平靜而舒適,衣食不愁,生活無憂。但是在很多年前,人們的生活完全不是這樣。曾經,人們連一個饅頭都吃不上,甚至還要隨時面對炮火和戰爭。你知道那時候人們是怎么生活的嗎?假如你也生活在那個時代,又會有怎樣的遭遇呢?”老師的提問,意在引發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深層次思考。我還會用多媒體給大家播放一些反映戰爭年代困苦生活的影視劇片段,幫助大家加深印象,啟迪學習意識。我不希望學生把課文內容當成一個與自己無關的故事來看,而是希望大家能設身處地的進入課文之中,進入角色之中,從閱讀資料里面感受到革命戰爭年代的艱辛,感受到革命烈士們的偉大和友愛。
假如我們的教學重點是幫助學生了解比喻、對比等修辭手法的應用,那么就要提醒大家關注寫作技巧與表達,鼓勵同學們搜集研究文章中應用寫作技巧的精彩例句,或者嘗試對例句進行仿寫、改編。根據閱讀教學重點的不同,老師們加以引導和提示,可以更好地保證閱讀成果。
三、積極跟蹤,及時聽取學生的反饋
每個學生的閱讀能力是不同的,有的同學對于文章的主題、意境、情感把握非常精準,有的同學連故事情節都理不清。因此,我們對于學生的閱讀過程不能放任不管,而是要及時進行師生的互動反饋,了解學生的閱讀體會,以達到更好的閱讀成果。
記得在圍繞《西游記》進行的文學鑒賞閱讀中,老師給同學們20分鐘的時間進行閱讀鑒賞,然后在課堂中隨機提出幾個問題來跟同學們交流閱讀體驗。我問大家:“《西游記》里面,你最喜歡的是哪個人物?你為什么喜歡他?”根據我的問題,同學們的閱讀興趣和思考熱情被充分調動起來。有的同學喜歡孫悟空,因為他會飛天遁地,還能降妖除魔,是一個充滿正義感的人物;有的同學喜歡豬八戒,因為他幽默有趣,生活自由自在;還有的同學喜歡唐僧,因為他在徒弟的保護中游歷各地,能看到不一樣的景色體會不一樣的風土人情。
圍繞學生的反饋,老師會繼續升華大家的認知和思維。如果我們成為了孫悟空這樣充滿正義感的人物,面對妖魔鬼怪的時候是不是光靠蠻力就行呢?怎樣才能巧妙地跟敵人周旋?或者圍繞豬八戒這個角色,讓大家思考豬八戒在保護唐僧取經的過程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通過師生的互動交流,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閱讀材料,更可以將閱讀材料中蘊含的人生哲理、價值理念、人文精神傳遞給學生,幫助學生樹立信念和理想,健康成長發展。
四、合作教學,增強閱讀探究能力
在“少教多學”的創新教育模式中,我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但這還不夠。考慮到學生學習能力、閱讀能力等方面的個體差異,我認為可以適當地對“少教多學”模式進行拓展,比如讓同學們以小組合作的方式來閱讀。這樣就解決了一些同學自主學習能力不足的問題,通過組內的合作可以更好地保證自學質量。為了方便小組的合作,我們在組內成員編排設置上可以采用就近原則,根據座次順序將前后左右四名同學分成一組;同組內成員可以自由交流,展開討論。
例如老師希望大家通過閱讀感受課文中故事情節的設計,那么學生就可以在組內討論中把故事情節設計上的優點、缺點或者自己的優化建議提出來。沒有了老師的直接干預,沒有了一錘定音的定論,學生圍繞各自的論點進行論證,尋找論據作為支撐,這樣的閱讀活動才能真正體現自主學習和探究性,才能真正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思維。相比傳統閱讀方式,合作閱讀方式更富有啟發性和想象力,也對活躍課堂氣氛有很好的效果。通過合作學習的模式進行“少教多學”閱讀,這種方法值得嘗試。
語文論文投稿刊物:《語文知識》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為從事語言文字研究的教學、科研工作者及語言文字愛好者提供優秀的精神產品。以傳承文明,傳承學術為使命,提倡學術創新,反映國內外本學科的最新成果。
五、結語
“少教多學”的閱讀模式體現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的回歸,是教育理念創新發展的表現。通過“少教多學”,老師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主閱讀、自主思考、自主提煉學習成果,形成扎實的學科積累,這比老師單方面的說教要更有意義。相信“少教多學”閱讀教學模式的開展,將會推動語文課堂教學的改革,實現學生有效學習,促進學生學習方法和成果的生成,為以后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池曉紅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keysida.com.cn/jylw/23646.html